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318665
AF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暴裂性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0月15日 韩庆华 全红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暴裂性骨折的临床护理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 我科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期间对52例胸腰椎暴裂性骨折患者的护理,均给予积极的治疗及认真细致的围术期护理。结果 术后并发症大幅下降,功能恢复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对胸腰椎暴裂性骨折的早期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关键词】 AF钉内固定;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围术期护理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故常伴不完全截瘫或全瘫[1,2],病情往往较为严重,致残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患者卧床时间由原来的3个月降至三周,术后并发症大幅下降,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就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AF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52例,年龄18~78岁。其中,腰椎爆裂性骨折24例,胸椎爆裂性骨折28例,不全截瘫患者6 例,完全截瘫患者2例,入院后立即在硬板床上平卧,手术在连硬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中留置负压引流管,术后14 d拆线。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①心理护理:一般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是突发性损伤,患者无思想准备,多数患者对脊椎手术具有恐惧心理,术前普遍有紧张 、焦虑和恐惧心理。我们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 性格等个体差异,以和蔼的态度向患者交代术前应做的准备,说明手术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使患者尽快消除恐惧和紧张情绪,在坦然平静的良好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②术前观察病情及常规准备:了解患者双下肢的感觉及运动/肌力情况,截瘫程度,腹部有无感觉障碍,有无腹胀等,以便与术后比较。协助医师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保证充足睡眠。术晨做好胃肠道准备,术前8 h禁饮食,4 h禁水;术前1 h静脉点滴抗生素,为手术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2 术后护理 ①生命体征及神经功能观察:严密观察术后生命体证的变化及意识状态,尤其是术后24 h内持续心电监护及持续低流量吸氧。术后仔细观察下肢神经功能情况,并将结果与术前对比:如观察原损伤平面有无升高,有无新的神经损伤症状和体征,肌力是否有改善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②切口及疼痛的护理:术后应严密观察伤口疼痛及敷料情况,如敷料渗透,需立即更换。并检查伤口情况,对感染的伤口应每日更换1次,若患者有剧烈疼痛时,按医嘱给予止痛药,如洛芬待因,哌替啶等,一般24~72 h后症状可逐渐好转。③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术后注意观察各种引流管是否扭曲、受压、脱出并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的颜色、量、性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留置导尿管定时开放,一般术后24~48 h拔出。负压引流管24 h引流量小于50 ml时可以拔出。④并发症的预防及功能锻炼:①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双下肢皮肤温度,感觉的变化,有无肿胀和疼痛等[3],术后早期进行直腿抬高和屈伸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1],术后第1天开始做气压治疗,对预防深静脉栓塞,疗效显著②功能锻炼:术后24 h平卧以压迫伤口,帮助止血,麻醉消失后开始做股四头肌等长舒缩及足踝背伸运动等。术后第1天开始做下肢功能锻练,包括膝、髋关节的屈伸活动、直腿抬高练习,抬高角度30°~70°,可预防神经根粘连,术后1~2周患者平卧于硬板床上,然后指导患者做腰背肌功能锻炼,一般术后3周可逐渐下床活动,下地前先佩戴腰围或支具,扶患者缓慢行走,活动强度应循序渐进,避免疲劳。

    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避免做重体力劳动,活动时行腰围保护,应卧硬板床。出院后坚持做腰背肌功能锻炼,活动时带支具,注意安全,防止跌倒。支具一般带3个月,以防复发。建议患者尽量不去人多拥挤的场所,减少再次骨折的危险性,术后1、3、6个月门诊复查。

    4 小结

    根据患者的心理、生理特点及病情,估计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认真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了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康复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张晓萍,徐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38kb)